AMA 垂直品鉴
美人鱼城堡
收购与历史背景
就在我整理素材的时候,突然收到了一则有关Château Giscours 的重磅新闻:Albada Jelgersma家族已全资收购了Château Giscours的全部股份,终结和Tari 家族近40年的“共治时代”。
关于Château Giscours 两个家族之间发生的故事,想必大家早有耳闻,我这个人一般不愿意聊八卦,只喜欢研究风土。但这次事出偶然,为了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Château Giscours ,也避免大家被一些“小道消息”所误导,我觉得有必要破个例,和大家讲一讲关于这两个家族的恩怨情仇。
事情还得从1995年说起,Château Giscours 当时的掌门人Nicolas Tari 将酒庄51%的股权,以3100万欧元的价格卖给了荷兰地产、食品大亨Eric Albada Jelgersma 先生。双方当时规定,Tari 家族继续保留酒庄建筑和葡萄园的产权,而Albada Jelgersma 家族则拥有Château Giscours 的品牌,以及酒庄的运营和销售权。两个家族原本可以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实现“珠联璧合”的效果,但随着Nicolas Tari 先生的去世,事情开始有点失控了。由于Tari 家族内部成员的巨大分歧,Albada Jelgersma 家族被迫卷入了这场马拉松式的产权纠纷,关于酒庄的掌控权问题,大家都不愿做让步。各方势力从暗地较劲逐渐发展成“我要整死你”的宫斗戏,Château Giscours 的品牌形象也在多次“内斗”中蒙受了不小的损失。
但随着文章开头这则消息的发布,这段交织着爱恨情仇的复杂关系终于宣告结束,Château Giscours 正式成为一家100%荷兰血统的1855列级庄。据总经理Alexander van Beek 介绍,Albada Jelgersma 家族的三位掌门人(Dennis, Derk 以及 Valérie)将持续大力投资Château Giscours,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Château Giscours 会在未来给我们带来更多喜讯。
风土与技术: “来自Labarde 的味道”
八卦讲完了,我们也该回归到常规主题,聊聊风土和技术啦!
Château Giscours的地理位置和土地面积
Château Giscours 位于Margaux 产区南部的 Labarde,这里被吉伦特河和森林围成一个三角形,从地图上看就像是一块“Margaux 飞地”。Château Giscours 在Labarde 属于超级巨无霸的存在,它在这里拥有接近300多公顷的田产,除了86公顷Margaux 法定产区的葡萄园之外,还有高达240公顷的森林,假如把Château Giscours放在勃艮第,它的面积比整个Nuits-Saint-Georges 产区还大。
葡萄园构成和土壤类型
Château Giscours 的葡萄田由四个部分组成,以砾石土壤为主。Petit Poujeau 和Grand Poujeau 高地位于森林的左边,环绕在一片水塘周围;Cantelaude 和Belair 则位于森林右边的一块坡地上。
Petit Poujeau 和Grand Poujeau
具体来看:Petit Poujeau 和Grand Poujeau 的地势高达21米,地表的砾石有大有小(来自Garonne 和 Dordogne 两个方向的砾石在此汇聚),而地下深层则是能够蓄水的黏土和泥灰土。据酒庄介绍,这里的土壤升温速度很快,更加适合晚熟的赤霞珠。
Bel Air
Bel Air 高地的的海拔比较低,只有12米左右。土壤中的砾石的体积较小,砂土的比例更高。这块田的地表温度比较低,葡萄往往需要长时间的阳光照射才能达到了理想的成熟度。但是遇到干热的时候,往往有不俗的表现。
Cantelaude
而让Château Giscours 引以为豪的Cantelaude高地(老藤数量最多),则结合了前三者的所有优点。从土壤截面图可以看出,地表的砾石和地下的砂土中间夹着一层富含有机质的黏土层。当遇到雨水较多的年份时,它可以将部分水分藏在黏土打造的“小水库”里,而多余的水分则顺着砾石和砂土流走;但遇到干热的年份,特别是极端高温的天气是,这次黏土就能发挥奇效,这一点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显得尤其重要。
农场型酒庄
Château Giscours 自诞生之日就和大自然有着某种“情愫”,从100多公顷的森林湿地、大片的水塘,再到成群的鸡鸭牛羊、新鲜的蔬菜基地,有时候你会觉得Château Giscours 更像是个小农场。总经理Alexander 告诉我,在Château Giscours 我们可以找到30多种不同的动物,其中不乏一些濒危灭绝的物种。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活动空间,它们和周围的葡萄园构成了一个微型的有机生态系统。
技术监管人(Régisseur général)Jérôme POISSON告诉我,生物多样性给葡萄园带来的好处有很多,比如说:
- 森林里的鸟会吃掉葡萄园的虫子,这样就减少了病虫害的侵袭;
- 葡萄园旁边的森林则相当于一个绿色的空调,当遇到高温天气时,能够有效降低葡萄园的温度;
- 大片的羊群则是天然的“除草使者”,它们在吃草时留下的羊粪,能给土壤提供天然的有机质,进而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。 …
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,但最终的目的都是通过绿色天然的方式提高葡萄树的抵抗力,进而降低葡萄得病的风险,和中医里讲的“调理”有很多相似之处。
Château Giscours的农场基因之历史根源
其实,Château Giscours 的“农场基因” 早在19世纪末就出现了。1877年,Edouard Cruse 先生(1875年-1890年期间掌管Château Giscours)为了纪念已故的妻子Suzanne,在酒庄里修建了一座农场,为之起名:“La Ferme Suzanne” ,直译过来就是“苏珊农场”,这座农场不仅满足了种植工作的场地需要,还为种植农和家畜提供了起居的场所。一百多年过去了,这里仍是Château Giscours 最具人气的地方之一。我曾在采收季的时候到访于此,当时有上百号采收工在这里聚餐,大家举杯高歌的场面不要太热闹,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:这也太Giscours了吧。
美人鱼的进化史
在老波尔多人的印象里,Château Giscours 一直是“硬汉”葡萄酒的代表。无论是单宁的数量、酒体的结构,还是陈年的潜力,它都更像是一款来自Pauillac 甚至Saint-Estèphe 的葡萄酒,会给人一种“美人鱼撸铁”的既视感。但近些年来,它从爱撸铁的硬汉,变成了在水面上跳芭蕾的“美人鱼”,如此华丽的转身让人猝不及防,那么今天我就跟大家简单回顾一下我对“美人鱼”风格的进化史。
-80年代
纵观整个80年代,Château Giscours 的这种风格显得尤为突出。我曾在一次老年份晚宴上领略过Château Giscours 1982的雄风(大瓶装),那种自然洒脱的“大哥范儿”,颇有些“杜月笙”的架势(但本次垂直品遇到Château Giscours 1982 是750ml 标准瓶,虽然果香依然成熟,但少了些许“英气”)。此外,像是1983、1985、1988、1989这些年份,也都是Château Giscours 秀身材的经典时刻,特别是1989年份,将Château Giscours 轮廓分明的肌肉感以及高大威猛的好身材表现地淋漓尽致,妥妥的“80年代扛把子”。
-90年代
但奇怪的是,Château Giscours 在90年代却突然哑火了,像是1995和1996 这两个左岸经典好年份,我在品鉴时明显觉得是“软脚虾”,不仅结构没有往日那么雄壮,就连标志性的成熟度也少了几分丰腴感。这样的情况终于在1998年发生了转机,当赤霞珠的比例重新回到55%,不仅酒体结构更为苍劲有力,单宁的质感也变得更加细密,感觉它的每个细胞都散发着十足的“性张力”。在我看来,1998是90年代中唯一能够传递Château Giscours 精神的年份,能够和全能型的2005年份相媲美。
-进入千禧年
随着整个波尔多在种植和酿造领域的全面升级,Château Giscours 的品质也开始稳步提升。它不仅在2005、2009、2015 这样的好年份里大放异彩,还在并不特别受人瞩目的2001、2006以及2011年份频频上演逆袭。特别是2006年份,我觉得它完全能够达到超二级庄的水准,是高性价比的不二之选。 而等到了2018年,Château Giscours 又给我们上演了一出颠覆认识的超级大戏。
记得当年品尝期酒的时候我就发现,曾经那个身高两米的肌肉男不见了,随之而来的是如沐春风的仙女范儿。
- 以往那种混合着成熟莓果和烤面包、时常带着有些轻微还原的香气突然变得异常芳香,隔着三米远都能闻到怒放的花果芬芳;
- 以往那种苍劲有力的单宁突然变得如丝绸般顺畅,即便年轻时饮用也没有半点压舌感,稍不留神就两杯下肚;
- 以往那种紧绷的酒体变得如同溪流般通透,每次品尝都会让人神清气爽、倍感舒畅。
改革背后的创新
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让Château Giscours 在短短几年时间发生了如此革命性的变化?
酿造的创新关键
今天,我就和大家好好剖析一番。
首先,葡萄的采收更早了,当葡萄田的管理更科学之后,酒庄可以通过早采收的方式最大程度的保留花果芬芳;
其次,葡萄的筛选更精细了,除了提高粒选的标准之外,酒庄还在每一块葡萄田内搞起了“分批采收”。Jérôme 跟我讲,即便是在同一块葡萄田内,葡萄的成熟度也会有差异,如果同时采收则无法保证均匀的成熟度。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不同成熟度的葡萄分别标记出来,通过“分批采收”的方式来实现均匀的成熟。
此外,葡萄的萃取更精致了。技术团队把萃取的重点从发酵中后期调整到发酵初期,当酒精较少且温度较低的的情况下,只有少量单宁被提取出来,这样一来,就可以放心大胆地提取更多的花果芬芳。等酒精发酵完成后,不再做长时间的高温后浸渍,而是让酒液的温度自然下降,并根据每天的品鉴来决定浸渍的频次和时间。
最后,在出罐的时候,技术团队会在发酵罐中加入惰性气体(氮气),从而确保了果香始终保持纯净。 以上几点是Château Giscours 蜕变的主要原因,而类似的改进还在不断优化之中。
创新的发酵技术
2022年,Château Giscours 又尝试了一种非常独特的发酵方式,我觉得很有必要和大家介绍一下,我觉得未来将会有很多酒庄往这个方向尝试,技术流的朋友们可以开始记笔记了。
首先,技术团队在发酵开始前将温度降低到10度以下,并且加入一种名为Torulaspora delbrueckii 的酵母。这种酵母可以在低温环境下启动发酵,并在产生少量酒精的同时快速抑制其他酵母的繁殖,进而实现“清理杂菌”的目的。等发酵温度逐渐上升之后,再次加入正常的酿酒酵母,由于没有杂菌的干扰,酒精发酵会在非常稳定的环境下快速完成,并且不会产生太多的挥发性酸。这时,只需加入少量的硫就可以保证葡萄酒的稳定。(当硫的含量较低时,葡萄酒的单宁会显得更加柔软,香气会变得格外地芳香,即便是在年轻时也可以轻松饮用)
相信看完这篇干货满满的文章,会让你更直观地了解Château Giscours,以及转型前后的风格差异。至于两种风格哪个更好喝,我把这问题留给大家,相信你喜欢的就是最好的。
在文章的最后,我总结了一份关于Château Giscours 的大事年表,方便大家查阅:
1552年-1571年:Pierre de Lhomme 创建Château Giscours,并大面积开垦葡萄园
1825年-1847年:身为酒商和工业家的Marc Promis致力于恢复Château Giscours 往日的荣光
1847年-1875年:金融家Jean-Pierre Pescatore 和他的继承人大规模投资Château Giscours,酒庄的品质和声望达到巅峰
1855年:Château Giscours 被评为1855三级庄
1875年-1890年:波尔多老钱家族Edouard Cruse 接手Château Giscours,他们在酒庄周围修建了一个名为”la Ferme Suzanne“的农场,并邀请著名景观设计师,也是波尔多公园(Parc Bordelais)的设计师Eugène Bühler 打造”美人鱼公园“(Parc de Giscours)
1952年:Tari 家族在二战后入主Château Giscours,并将酒庄面积提升到300公顷
1990年:Château Giscours 首次使用标记了”La Sirène“的酒标(法语中指”美人鱼“的意思),这也是Château Giscours 中文名”美人鱼“的由来
1992年:三牌酒Haut-Médoc Giscours 诞生
1995年:荷兰食品巨头Eric Albada Jelgersma 从Tari家族手中购买了Château Giscours 51%的股权。Albada Jelgersma 拥有Château Giscours 酒庄的品牌和运营权;Tari家族则拥有酒庄的葡萄田和建筑
2012年:Château Giscours 与阿基坦品种保护协会(le Conservatoire des Races d’Aquitaine)合作,将波尔多种牛引进到酒庄的农场
2018年:Eric Albada Jelgersma 先生去世,Château Giscours 他的三位子女Dennis, Derk et Valérie 共同经营管理
2019年:Château Giscours 的创新之年,这一年 *酒庄开始与著名酿酒师顾问Thomas Duclos合作 *推出由Rosé x Giscours *修建了可以提供新鲜时令蔬菜的菜园 *引进了本土乳羊brebis landaises
2022年:Château Giscours 诞辰450周年
2023-2024年:Albada Jelgersma 家族全资收购Château Giscours